香雪
xiāng xuě
  • 拼 音:xiāng xuě
  • 注 音:ㄒㄧㄤ ㄒㄩㄝ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白色的花。 唐 韩偓 《和吴子华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叹白菊衰谢之绝次用本韵》:“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宋 苏轼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诗:“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金 李好复 《雨中与客饮》诗:“暖风落絮飘香雪,小雨沾花湿梦云。”
    (2).指梅花。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湖壖杂记》: 湖墅 有三胜地, 西溪 之梅名曰香雪。” 清 龚自珍 《虞美人·陆丈秀农杜绝人事移居城东之一粟庵暇日以绿绡梅花帐额索书因题词其上》词:“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3).比喻妇女用的花粉。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 基本含义
    指人品高尚、行为正直,像香气和雪一样纯洁无瑕。
  • 详细解释
    成语“香雪”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没有任何污点或瑕疵。香雪是指香气和雪,香气代表了纯洁和美好,雪代表了纯净和无瑕。这个成语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品行高尚,不受任何世俗诱惑或恶劣环境的影响。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没有任何污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事物的纯洁和美好。
  • 故事起源
    成语“香雪”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文选·沈约》中。沈约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选》中写道:“读书之香雪,志行之香雪。”这句话意味着学习和行为应该像香气和雪一样纯洁无瑕。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流传和使用,成为了表达高尚品行的常用词语。
  • 成语结构
    香雪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香”和“雪”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品行高尚,行为正直,真是个香雪之人。2. 这个地方的风景如画,纯洁无瑕,真是一片香雪。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雪地中,香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代表他的品德高尚和行为正直。
  •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高尚品行和美好行为的描写和赞美。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高风亮节”、“清廉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香雪一样,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香雪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保持香雪之心并不容易。4. 大学生:读书之香雪,志行之香雪,我们应该追求更高尚的品行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