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端
lǚ duān
  • 拼 音:lǚ duān
  • 注 音:ㄌㄩˇ ㄉㄨ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 孔颖达 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於前更无餘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晋 张华 《食举东西厢乐诗》:“履端承元吉,介福御万邦。” 北周 庾信 《宫调曲》:“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明史·魏良弼传》:“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应鹏 坐事下詔狱。 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过繫大臣。” 清 钱谦益 《毛母戈孺人六十序》:“ 毛生 子晋 之母 戈孺人 ,年六十矣,诞辰在今年孟秋,而称庆以履端之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传制官高声背诵:‘履端之庆,与卿等共之!’”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晋书·景帝纪》:“履端初政,宜崇玄朴。”
    (3).泛指事物的开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

  • 基本含义
    履行约定的诺言或承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 详细解释
    履端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履”意为踏实、脚步稳健,而“端”则表示诺言、承诺。履端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能够履行自己所做出的诺言或承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 使用场景
    履端常用于赞美一个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品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履行诺言、守信用、言行一致的情况。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当一方履行了之前的承诺时,可以用履端来表达对其的赞赏。
  • 故事起源
    关于履端的故事并不是很多,但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诚信和守信的价值观。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品质。因此,履端成为了一种赞美和推崇的表达方式。
  • 成语结构
    履端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履”的声调为第三声,而“端”的声调为第一声。
  • 例句
    1. 他一直履端,从不食言。2. 他履端的态度让人们对他的承诺充满了信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履”字与“脚步稳健”联系在一起,将“端”字与“诺言、承诺”联系在一起,来记忆履端的含义。同时,可以尝试使用履端的例句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和中国文化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其起源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词语和短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履端自己的诺言,不说谎话。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履端自己的职责,带领大家做好各项工作。3. 高中生:考试时,我们要履端考试规则,不作弊。4. 大学生:在校园里,我们要履端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守法守规矩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