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更
jiàn gēng
  • 拼 音:jiàn gēng
  • 注 音:ㄐㄧㄢˋ ㄍ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的一种徭役。轮到的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史记·吴王濞列传》:“卒践更,輒与平贾。” 张守节 正义:“践更,若今唱更、行更者也,言民自著卒……贫者欲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 宋 苏轼 《策别厚货财》之二:“昔 汉 之制,有践更之卒,而无营田之兵。” 清 田从典 《拟七德九功舞歌效乐天体》:“今日公家免践更,鼓腹行歌仍作息。”
    (2).交替任职;先后任职。《旧唐书·杨於陵传》:“居朝三十餘年,践更中外,始终不失其正。”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中外践更,出入迭用。” 宋 陈亮 《谢赵同知启》:“敬惟同知相公蚤以文墨,自结主知,出其才猷,遂为世用。践更多矣,声问伟然。”
    (3).谓轮流,替换。 清 杨揆 《病兵吟》:“朝不得食,荷戈拓戟;暮不得息,践更行汲。”《花月痕》第四七回:“此时各道援师,早撤防了。 颜 林 二将,部下各留千人,半年更换一班,就是 紫沧 子弟兵,也只是践更而已。”
    (4).经历。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序》:“纵谈所及,多故实旧闻,或古今嘉言善行,皆少日所传於长老名流,及出入中朝身所践更者。”

  • 基本含义
    指早晨时刻起床,不迟睡晚起。
  • 详细解释
    践更是由“践”和“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践的意思是踩、踏,更的意思是夜晚的第二更。践更的意思是早晨时刻起床,不迟睡晚起。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早起勤劳,不贪睡懒散。
  • 使用场景
    践更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起床早、勤奋努力的品质。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生活习惯,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提高自律能力。
  • 故事起源
    践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当时,刘邦刚刚起兵反秦,他带领的军队在山东行军,要求士兵每天早晨黎明时分起床,不迟睡晚起。这样的要求使得刘邦的军队备受称赞,士气高涨,最终成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 成语结构
    践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践,宾语是更。
  • 例句
    1. 他每天都践更,早上六点就起床了。2. 她践更有恒心,从不迟睡晚起。3. 他践更的习惯使他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践更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早晨起床的场景,踩在地上的感觉,然后与更这个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到的人有好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践更,早上七点就起床了。2. 初中生:为了备考,我每天都践更,早上五点就起床复习。3. 高中生:我要养成践更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4. 大学生:大学生活节奏紧张,但我仍然坚持践更,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但我每天都践更,充分利用时间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