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
yíng chūn
  • 拼 音:yíng chūn
  • 注 音:ㄧㄥˊ ㄔㄨ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4).迎新年。 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参见“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 英文翻译

    1.{植} winter jasmine

  • 基本含义
    迎接春天的到来,表示迎接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 详细解释
    迎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含义是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迎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对新的一年、新的阶段或新的机会的期待和迎接。
  • 使用场景
    迎春这个成语常用于春节期间,用来祝福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喜悦。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任何时候迎接新的开始和机遇,例如新的工作、新的学期或新的生活阶段。
  • 故事起源
    迎春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在古代,人们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神仙们重新降临人间的时候。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红色的春联,用热闹的方式庆祝。后来,这个习俗演变成了用“迎春”这个成语来形容迎接新的开始和希望。
  • 成语结构
    迎春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迎”和“春”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迎”表示迎接,接待;“春”表示春天。
  • 例句
    1. 春节到了,我们要迎春欢庆。2.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让我们一起迎春迎接新的机遇。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迎春”这个成语与春节的习俗联系起来,例如挂上红色的春联和放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春天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春暖花开”、“春风得意”等,以扩展对春天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快到了,我们要迎春放鞭炮。2. 初中生: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要迎春迎接新的学习挑战。3. 高中生:毕业季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迎春迎接新的人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