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律
zào lǜ
  • 拼 音:zào lǜ
  • 注 音:ㄗㄠˋ ㄌ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制订律令。 汉 扬雄 《解嘲》:“圣 汉 权制,而 萧何 造律,宜也。”《宋史·苏轼传》:“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於司农,是擅造律也。”
    (2).审订音律。《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始求声音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广,积而为分、寸;一黍之多,积而为龠、合;一黍之重,积而为銖、两。此造律之本也。”

  • 基本含义
    违背法律,制定自己的规则
  • 详细解释
    造律指的是违背法律,制定自己的规则,不受法律的约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组织以自己的意愿为准,不顾法律的规定和限制,任意妄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无视法律规定,肆意妄为的人或组织。可以用来描述某些权力过大或者不受制约的人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古代的吕洞宾。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八仙之一,他以狂妄自大、不受法律约束而闻名。有一次,他在街上见到一位官员正在查抄违法行为,他不但不配合,还故意制造麻烦,最终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这个故事成为了人们对于那些无视法律规定的人或组织的形象描述,形成了“造律”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动词“造”和名词“律”组成。
  • 例句
    1. 这个公司总裁不顾法律,任意处置公司财产,完全是在造律。2. 他们以自己的权势为准,不受法律的限制,简直就是在造律。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造律”理解为“制造规则”,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其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法律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法网恢恢”、“法不责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完全是在造律。2. 初中生:那些黑恶势力组织无视法律,肆意妄为,完全是在造律。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在造律。4. 大学生:一些大公司为了谋取利益,不顾法律规定,任意妄为,简直就是在造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