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三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huǒ mào sān chǐ ㄏㄨㄛˇ ㄇㄠˋ ㄙㄢ ㄔㄧˇ

    火冒三尺 

    见“ 火冒三丈 ”。

  • 基本含义
    形容愤怒到极点,怒火熊熊燃烧的状态。
  • 详细解释
    火冒三尺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愤怒到了极点,心中怒火熊熊燃烧的状态。火冒三尺的意思是愤怒的情绪非常强烈,就像火焰冒出三尺高一样,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使用场景
    火冒三尺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遭受一些委屈或不公正待遇时的愤怒情绪。比如,当一个人被欺负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他可能会感到火冒三尺。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些事情非常生气,愤怒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 故事起源
    火冒三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曹操的历史人物。据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权臣,他非常有权势,也非常残忍。有一次,曹操在一个宴会上对一个人大发雷霆,怒火熊熊,愤怒到了极点,火焰冒出了三尺高。后来,人们就用“火冒三尺”来形容愤怒到了极点的状态。
  • 成语结构
    火冒三尺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火表示火焰,冒表示冒出,三表示数量的三,尺表示长度单位尺。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把人的愤怒情绪比喻为燃烧的火焰。
  • 例句
    1. 他听到那个消息后,火冒三尺,当场大发雷霆。2. 她被别人无理取闹惹怒了,火冒三尺地大声质问对方。3. 他对不公正的待遇非常愤怒,火冒三尺地要求公正对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愤怒到了极点,头上冒出了三尺高的火焰,形成了火冒三尺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愤怒相关的成语,例如“怒发冲冠”、“怒火中烧”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曹操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其他与三国时期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姐姐被同学捉弄了,她火冒三尺地向老师告状。2. 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同学们都火冒三尺,纷纷向校长反映情况。3. 高中生:面对不公正的考试评分,我们火冒三尺地要求学校重新评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