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覈
shí hé
  • 拼 音:shí hé
  • 注 音:ㄕㄧˊ ㄏ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核实。《后汉书·顺帝纪》:“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师地震, 汉阳 地陷裂。甲午,詔实覈伤害者,赐年七岁以上钱,人二千。”《后汉书·刘盘传》:“可申勑刺史、二千石,务令实覈,其有增加,皆使与夺田同罪。”
    (2).朴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 桓谭 称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覈,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

  • 基本含义
    实际上是指事实与言辞不符,言辞虚假。
  • 详细解释
    实覈是由“实”、“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实”表示真实、实际,而“覈”表示核实、比较。实覈的意思是指事实与言辞不符,言辞虚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说话不实,或者做事不诚实的人。
  • 使用场景
    实覈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实或者做事不诚实的人。你可以在讨论谎言、欺骗、虚假宣传等话题时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实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中。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做陈平。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非常守信用。有一次,他在与朋友交往时,对方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他能够帮忙说几句好话。但陈平坚决不愿说谎,他说:“我宁愿说实话,也不愿说虚假的话。”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实覈”来形容那些不真实、不诚实的人。
  • 成语结构
    实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实”表示真实、实际,而“覈”表示核实、比较。这两个字形成的成语含义是事实与言辞不符,言辞虚假。
  • 例句
    1. 他的言辞实覈,根本就不可信。2. 这个广告夸大了产品的效果,完全是实覈。
  • 记忆技巧
    要记住实覈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实”和“覈”,然后与其含义进行关联记忆。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他的嘴巴说着虚假的话,但他的身体却实际上是覈核着事实的。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实覈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实覈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真实与虚假有关的成语,比如“言过其实”、“假公济私”等等。了解更多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提升中文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是实覈的,根本就不对。2. 初中生:这个商家的宣传广告实覈,不要相信。3. 高中生:政府官员的承诺常常是实覈的,我们应该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