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龙
xiàng lóng
  • 拼 音:xiàng lóng
  • 注 音:ㄒㄧㄤˋ ㄌ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刻绘龙形。 汉 扬雄 《法言·先知》:“民可使覿德,不可使覿刑,覿德则纯,覿刑则乱,象龙之致雨也,难矣哉!” 李轨 注:“象,似也。言画繒刻木以为龙而求致雨,则不可得也。”
    (2). 汉 时 大宛 名马。《汉书·冯奉世传》:“ 奉世 遂西至 大宛 。 大宛 闻其斩 莎车 王,敬之异於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説。” 颜师古 注:“言马形似龙者。”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威严和尊贵的气质。
  • 详细解释
    象龙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象和龙。象在古代是指大象,象征着威严和尊贵;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代表着力量和权威。象龙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威严和尊贵的气质。
  • 使用场景
    象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有威严和尊贵的人,可以用于赞美领导者、高级官员或者有崇高品质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象龙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是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象征着君权和权威。而大象则被认为是地位崇高的动物,象征着威严和尊贵。因此,将象和龙结合在一起形成象龙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威严气质。
  • 成语结构
    象龙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象和龙。
  • 例句
    1. 他一身正气,举止庄重,真是个象龙之人。2. 领导人的讲话总是充满威严,他真是一个象龙之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象龙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身着华丽龙袍的人骑在大象上,庄重而威严地行走,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象龙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文化中对龙的崇拜和象征意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象龙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班长,非常负责任,真是个象龙之人。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严肃认真,他的样子真是个象龙之人。高中生:校长严厉而公正,他是个真正的象龙之人。大学生:这位教授教学严谨,富有威严,真是一个象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