狞猛
níng měng
  • 拼 音:níng měng
  • 注 音:ㄋㄧㄥˊ ㄇ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凶猛。 李大钊 《“今”与“古”》:“ 非洲 沙漠的狮子,他的狞猛,在我们今日并与在 亚历山大 大王时代没有什么区别。”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股狞猛的凶光突然现在他的眼里,就给猎犬嗅着了什么野物的骚味的光景。”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故国的龙啊,不管是画成的、雕刻的……那龙头的形状和神气全是敦厚中带有庄严,不像今天所看见的龙头形象狞猛。”

  • 基本含义
    形容凶猛、凶恶。
  • 详细解释
    狞猛形容人或动物的神情凶恶、凶猛,通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的凶暴、猛烈的样子或行为。
  •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战斗、斗争、攻击等场景,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勇猛、凶悍的形象。
  • 故事起源
    狞猛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十一年》中,其中有一句话“狞猛而无礼”,意为凶猛而没有礼貌。此后,狞猛逐渐成为形容人或动物凶恶、凶猛的词语。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那只狼狞猛地向前冲去,威风凛凛。2. 他的眼神狞猛而凶恶,让人不寒而栗。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狞猛想象成一只狡猾而凶猛的动物,如狼或虎,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凶猛、凶恶相关的成语,如凶相毕露、凶神恶煞等,可以扩展对狞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虎的眼神非常狞猛,让人感到害怕。2. 初中生:那只狼狞猛地向前冲去,展现出无比的勇猛。3. 高中生:他的攻击狞猛无比,对手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