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区年节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节日简介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自称嘉绒哇。并且依地区不同而称呼各异,如汶川原瓦寺土司所属嘉绒藏族,自称为德布利,四土的则自称为“垄巴”或“垄巴布”,理县五屯的则自称为喜卡布等等,因而在嘉绒藏族中,年节文化也各放异彩。

  • 详细解释


     节日习俗

    在嘉绒藏族聚居的土司区,每年的十月十三和冬月十三要过糌粑年。早晨吃糌粑茶、肉,休息一天。第二天用荞面包糟粑肉包。第三天,也吃糟粑(平时不吃);熬茶, 一般没有酥油。并且还吃冷烧麦面饼。第四、五天,送羊,熏烟烟祭坟。

    党坝十一月十三也过年,敬奉“阿美日各”神,据说此神是一男一女。十三日晚做长饽饽,其数目依家中男子人数,饽饽上顶做双角,十三日早晨用连麸面在灶房墙上画“阿美日各” 诸神像,把长角馍馍放在盘内敬神。另设酒、面,生一盆火,架上柏枝,枝上放馍,并撒一些面,-点猪膘,由当家人跪在神像前祷告一家老少平安,牲畜健壮,庄稼丰收。然后喝四天酒,吃猪膘、馍馍,杂酒。不出门,不请客。

    小金藏族冬月十三也过年。据说古时恶鬼(斯仑布)吃人,有一老妇生有一子,三天后能吃能说。后来吃得多了,养不起,就送到山林中去捕食野兽。此孩长大后,力大无比,打死了恶鬼,群众要选他为王,国王也让位给他,他不肯,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平民,为百姓除害造福。因此每月十二日晚,十三日晚,家家以面做羊头,家里有几人就做几个,十二日晚打扫厨房卫生后供在厨房内,另以面印日月星形,放置酒内。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各家在房顶熏烟祭奠这位英雄。在嘉绒的宅垄、汗牛、丹巴等地,都在冬月十三过年,纪念他,并且在纪念时还专门念一种经文。

  • 基本含义
    指西藏地区的传统年节,也称为藏历新年。
  • 详细解释
    嘉绒藏区年节是指西藏地区的传统年节,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嘉绒藏区,年节是一个庆祝、祈福和团聚的重要时刻。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蹈、唱歌、赛马等,还有丰盛的饭菜和传统的祭祀仪式。
  • 使用场景
    嘉绒藏区年节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持续十五天。在这个时期,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互相祝福并进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西藏地区的传统年节,也可以用来指代其他地区的农历新年。
  • 故事起源
    嘉绒藏区年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藏族传统文化。在过去,西藏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依赖农业来维持生计。年节是人们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重要时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并成为了西藏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 成语结构
    嘉绒藏区年节是由四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嘉绒”、“藏区”、“年”和“节”。其中,“嘉绒”指的是西藏地区的一个地名,“藏区”指的是藏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年”指的是年份,“节”指的是节日。
  • 例句
    1. 明天是嘉绒藏区年节,我们全家都要回家团聚。2. 藏族人民非常重视嘉绒藏区年节,他们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嘉绒藏区年节”与西藏地区的传统年节联系起来,想象人们在嘉绒藏区庆祝年节的场景,这样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想要深入了解嘉绒藏区年节和西藏的文化传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还可以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很期待嘉绒藏区年节,因为我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好吃的年夜饭。2. 初中生:我在学校学习了嘉绒藏区年节的传统,觉得很有意思。3. 高中生:嘉绒藏区年节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来庆祝新年的到来。4. 大学生:我计划在嘉绒藏区年节期间去西藏旅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