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饬
lìng chì
  • 拼 音:lìng chì
  • 注 音:ㄌㄧㄥˋ ㄔ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命令,上级命令下级。 茅盾 《子夜》十八:“他们打算一面请财政部令饬中央、中、交各行,以及其他特许发行钞票的银行对于各项债券的抵押和贴现,一律照办,不得推诿拒绝。”

  • 基本含义
    令行禁止,命令必须严格遵守。
  • 详细解释
    令,指命令;饬,指严格遵守。令饬意为命令必须严格遵守,不容违抗或违背。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命令严格,不可违背的情况。例如,上级领导对下属的命令、法律法规的执行等。
  • 故事起源
    《左传·隐公二十九年》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当时,齐国国君隐公遭到了叛乱,他派遣使者给叛军下令,但叛军不听从。于是,隐公派出了另一位使者,带着锦囊前往,里面写着“令饬”二字。叛军见到这个锦囊,意识到他们违反了国君的命令,于是纷纷投降。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令”和“饬”。
  • 例句
    1. 上级领导发出的命令必须令饬执行。2. 作为一名士兵,我们应该对军事纪律保持令饬的态度。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令”字理解为“命令”,将“饬”字理解为“严格遵守”。通过联想“命令必须严格遵守”,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令饬”相关的成语,如“令出如山”、“令行如流”等,以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有令饬,必须按时完成。2. 初中生: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有令饬,不能违反纪律。3. 高中生:考试期间,老师对学生的安排有令饬,不能早退或作弊。4. 大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教授对我们的实验操作有令饬,必须按照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