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蟇黏
xiā má nián
  • 拼 音:xiā má nián
  • 注 音:ㄒㄧㄚ ㄇㄚˊ ㄋ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蝌蚪的别名。《尔雅翼·释鱼三》:“科斗,虾蟇子也……今俗谓之虾蟇臺,亦谓之虾蟇黏。”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行粘滞、不灵活或思维僵化,比喻思想陈旧、不开放。
  • 详细解释
    虾蟇是一种两栖动物,它的舌头非常黏糊。用来比喻人的思想僵化,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固执守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思想陈旧、不愿接受新观念的人。
  • 故事起源
    虾蟇黏最早出现在《南史·刘裕传》中,原文是“虾蟇之粘,乃不可去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虾蟇黏由两个部分组成,虾蟇和黏。虾蟇表示思想僵化,黏表示粘滞不灵活。
  • 例句
    1. 他对新技术总是虾蟇黏的,不愿意尝试。2. 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太虾蟇黏了,不适合现代学生的需求。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虾蟇舌头的黏糊特性,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思想僵化的人,就像虾蟇一样,舌头黏黏糊糊,不愿意接受新观念。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思想僵化、固执守旧相关的成语,如“井底之蛙”、“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总是虾蟇黏,不让我玩新的电子游戏。2. 初中生:有些老师对新的教学方法虾蟇黏,不愿意改变。3. 高中生:一些长辈对年轻人的观念总是虾蟇黏,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