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迱
wēi yǐ
  • 拼 音:wēi yǐ
  • 注 音:ㄨㄟ 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从容自如貌。《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牧人逶迱,自公退食。” 刘良 注:“逶迱,委曲自得貌。”迱,一本作“ 迤 ”。《诗·召南·羔羊》“委蛇委蛇” 唐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逶迱,云公正貌。”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委蛇字之变》:“三曰逶迱,《韩诗》释上文云:‘公正貌。’” 宋 朱熹 《送建阳陈丞伯厚还乡》诗:“去步逶迱无愠色,此心惟有古人知。”
    (2).徘徊不进貌。 郭沫若 《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诗:“汝在生中无所用乎徙倚逶迱;让汝一生成为事业与事业之连锁。”

  • 基本含义
    曲折迂回,形容道路或思路弯曲。
  • 详细解释
    逶迱是由形容词“逶”和“迱”组成的成语。逶指蜿蜒曲折,迱指回转。逶迱形容道路或思路弯曲曲折,没有直线的直接性。
  • 使用场景
    逶迱常用于形容道路、思路、情节等迂回曲折的情况。可以用来描绘山路蜿蜒曲折、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思考问题绕来绕去等场景。
  • 故事起源
    逶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作者在寻找爱人的过程中曲折迂回的心路历程,而逶迱正是从这里引申而来。
  • 成语结构
    逶迱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曲折迂回的意思。
  • 例句
    1. 路线逶迱,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目的地。2. 这个故事的情节逶迱曲折,让人捉摸不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逶迱的发音“维才”与“迂回”这个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条弯曲的道路或思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曲径通幽”、“弯弯曲曲”等,扩展对曲折迂回情况的描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绕着花园里的小径逶迱地跑着。中学生:这个故事的情节逶迱曲折,让人想不到结局会是什么。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避免思路逶迱,要保持清晰的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