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畔道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lí jīng pàn dào ㄌㄧˊ ㄐㄧㄥ ㄆㄢˋ ㄉㄠˋ

    离经畔道(離經畔道) 

    (1).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有读四书小註声”原注:“读小注子弟,到后来上者无离经叛道之虑,次亦免场中出丑,东问西问。” 清 谭献 《<古诗录>序》:“微言絶,大义乖,破文析理,离经畔道,末学横流,由是滋蔓。”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所标为微言大义者,终以扞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

    (2).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郭沫若 《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 哥白尼 呀!”亦作“ 离经叛道 ”。 茅盾 《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 基本含义
    离开传统的思维方式,走上不同寻常的道路。
  • 详细解释
    离经畔道是指离开传统的经典教育,探索不同寻常的学习方法或思维方式。它强调创新、突破与个性化的学习,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 使用场景
    离经畔道常用于形容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于教育、科技、艺术等领域。
  • 故事起源
    离经畔道的故事起源于《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则对话。孔子的学生曾问他如何为政,孔子回答说:“不在道,无名。”这句话意味着追求真理不拘泥于经书的文字,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 成语结构
    离经畔道是由“离”、“经”、“畔”和“道”四个汉字组成的。
  • 例句
    1. 他在研究领域里离经畔道,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2. 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总是离经畔道,充满了创造力。
  • 记忆技巧
    可将“离经畔道”与“离开经典教育,走上不同寻常的道路”联系起来,强调其创新和突破性质,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论语》中的其他经典成语,以加深对离经畔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绘画风格离经畔道,很有创意。2. 初中生:这个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离经畔道,引领了整个领域的发展。3. 高中生:他在大学申请中表达了自己离经畔道的学习方式,获得了学校的青睐。4. 大学生:这个创业者离经畔道,成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5. 成年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离经畔道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