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角
guī jiǎo
  • 拼 音:guī jiǎo
  • 注 音:ㄍㄨㄟ ㄐㄧ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圭角 guījiǎo
    [abilities] 圭的锋芒有棱角,比喻人的言行奇特刻薄
    初露圭角

  • 详细解释

    (1).圭的棱角。泛指棱角。比喻锋芒。《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 汉 郑玄 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孔颖达 疏:“圭角谓圭之锋鋩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 宋 欧阳修 《张子野墓志铭》:“﹝ 子野 ﹞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守志端直,临事敢决。” 宋 范成大 《枕上六言》诗之二:“独眠被出圭角,晏起帐承隙光。”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王守仁》:“ 阳明 平日不露圭角,未尝显与 濠 忤。”
    (2).引申为突出的特点。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小说》:“一百八人原难铺排,然以必各见圭角,始为著书体裁,如 太史公 汉 兴诸王侯是也。”
    (3).痕迹,迹象。《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我如今赏他一两银子,教他以讨银为名,不时去打探,少不得露出些圭角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今上待和珅》:“上知其意,吟咏中毫不露圭角。” 蒋维乔 《中国教育之回忆》:“ 蔡孑民 虽不以社员为然,而态度温和,不露圭角。”

  • 基本含义
    指宝玉、珠玉等器物的角,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或最出色的部分。
  • 详细解释
    成语“圭角”源于古代玉器的名称。圭是一种古代玉器,角指的是器物的角部。圭角成语比喻事物中最出色、最精华的部分。在使用中,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品德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 使用场景
    圭角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事物中最出色的部分。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突出表现,也可以用来描述某样物品的精美和独特之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写作、演讲、赞美等。
  • 故事起源
    圭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他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圣人,孔子回答说:“夫圣人者,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圭者而问焉,何友之炙?”
  • 成语结构
    Subject + 圭角
  •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圭角,无论是学习还是社交能力都非常出色。2. 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都非常出色,可以说是整个展览的圭角。3. 这家餐厅的菜品种类繁多,但他们的招牌菜“红烧肉”绝对是圭角之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珍珠”、“宝石”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圭角就好比珍珠或宝石中最出色的一颗,代表了事物中最重要、最出众的部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圭角相关的成语,如“璧合珠联”、“璧人玉女”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真好,每次画的都是圭角。2. 初中生:这个班级里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但她在科学竞赛中是圭角。3. 高中生:虽然他年纪小,但在音乐方面的才华是圭角之作。4. 大学生:在这个实习项目中,她展现出了自己的圭角,得到了老师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