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伏
yīn fú
  • 拼 音:yīn fú
  • 注 音:ㄧㄣ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车蓐和车轼。《史记·酷吏列传》:“﹝ 周阳由 与 汲黯 、 司马安 ﹞俱在二千石列,同车未尝敢均茵伏。” 司马贞 索隐:“均,等也;茵,车蓐也;伏,车軾也。言二人与 由 同载一车,尚不敢与之均茵軾也。谓下之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李 ( 李贄 )方客司空 刘公 东星 之门,意气张甚,郡县大夫莫敢与均茵伏。”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自 金陵 之陷,则提镇为僕妾,至於郎曹观政之士,而不肯与均茵伏。”

  • 基本含义
    指草地或庭园上的绿茵和草坪。
  • 详细解释
    茵伏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草地或庭园上绿茵和草坪的美丽和宜人。茵伏一词中的“茵”指的是草地上的绿茵,而“伏”则表示躺卧、平铺的意思。
  • 使用场景
    茵伏常用于描述草地或庭园的美丽景色,可以用来形容自然风景、公园、庭院以及其他绿地。
  • 故事起源
    茵伏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茵伏弹刀上,酒旗参差。”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庭院景色,其中茵伏一词表达了草地上的绿茵和草坪。
  • 成语结构
    茵伏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片花园的茵伏如草坪般平整,非常宜人。2. 公园里的茵伏绿草如茵,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休闲。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茵伏”与美丽的花园或草地景色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躺在茵伏的草地上,感受到宜人的氛围。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然景色和庭园相关的成语,例如“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喜欢在茵伏的草地上放风筝。2. 小学生: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茵伏长满了嫩绿的草。3. 初中生:周末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我们总是选择茵伏平整的草坪作为比赛场地。4. 高中生:课余时间,我经常去公园散步,享受茵伏草地的宁静和美丽。5. 大学生:校园里的茵伏绿草如茵,是我放松心情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