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安
tōu ān
  • 拼 音:tōu ān
  • 注 音:ㄊㄡ 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偷安 tōu’ān
    [seek temporary ease] 只求目前的安逸;苟安
    暂且过这种偷安的日子

  • 近义词

    苟安

  • 英文翻译

    1.seek temporary ease

  • 详细解释

    只图目前的安逸,苟安。《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 宋 司马光 《遗表》:“臣窃见十年以来,天下以言为讳,大臣偷安於禄位,小臣苟免於罪戾,閭阎之民,憔悴困穷,无所控告,宗庙社稷,危於累卵,可为寒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他在相位一十五年,专一蒙蔽朝廷,偷安肆乐。” 淦女士 《隔绝》:“你现在看我已到了这样境地,还是这样偷安苟活着,或者以为我背前约了。”
    媮安:只图眼前的安逸。 宋 苏轼 《罗适知开封县程之邵知祥符县制》:“以尔 之邵 ,才力强敏,无媮安之意。”《清史稿·诸王传三·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尔毋媮安,斯克敌制胜,身不期强而自强矣。” 梁启超 《新民说》第七节:“保守今日,故进取之念消;媮安今日,故冒险之气亡。”

  • 基本含义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 详细解释
    偷安指人们对现状心满意足,不思进取,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和追求。
  • 使用场景
    偷安多用于贬义,形容人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足,不愿意努力奋斗,缺乏进取心和上进心的场景。
  • 故事起源
    《史记·刘敬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刘敬是汉朝的一位官员,他在官职上没有得到提升,但却对现状满足,不思进取。后来,汉武帝下令将他贬为庶人,刘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莫及。这个故事成为了“偷安”的典故来源。
  • 成语结构
    偷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已经偷安于现状,不再努力进取。2. 不要偷安懒散,应该虚心向前学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偷安”相对的成语“积极向上”进行对比记忆。偷安形容消极 passivity,而积极向上则表示积极主动 actively。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进取心、上进心相关的成语,如勤勉致富、锲而不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偷安,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初中。2. 初中生:我不能偷安于现状,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3. 高中生:毕业后不要偷安,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4. 大学生:大学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不能偷安于舒适的生活。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偷安,要不断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