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暗投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míng zhū àn tóu ㄇㄧㄥˊ ㄓㄨ ㄢˋ ㄊㄡˊ

    明珠暗投 

    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后多用“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赏识和重用,或好人误入歧途。亦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 唐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诗之一:“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三国演义》第五七回:“ 统 曰:‘吾欲投 曹操 去也。’ 肃 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 荆州 投 刘皇叔 ,必然重用。’”《玉娇梨》第十三回:“这等俗物,何足言诗!若有日与 白小姐 花前灯下,次第唱和,方是人生一快。今日明珠暗投,也只是为 白小姐 ,穷途之中,没奈何了!” 峻青 《海啸》第四章:“你 赵司令 如果归顺他们,岂不是明珠暗投?”亦作“ 明珠夜投 ”、“ 明珠投暗 ”。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矣。”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到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 基本含义
    指珍贵的东西或有才能的人被误投错用,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能力。
  • 详细解释
    成语“明珠暗投”源自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贪官用铜钱堵住了一个井的眼,以防止井中的明珠被人发现。后来,有人需要用水,于是把井盖打开,结果明珠被漏网之鱼捡到。这个故事寓意着珍贵的东西被误投错用,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能力。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珍贵的东西或有才能的人被误用、被忽视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没有正确利用好自己才能的人。
  • 故事起源
    成语“明珠暗投”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明珠”和“暗投”两个词语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颗明珠,可惜却被暗投在了这个公司。2. 这个学生的才能很出众,可惜却被老师忽视了,真是明珠暗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明珠”与珍贵的东西、有才能的人联系起来,再将“暗投”与被误用、被忽视联系起来,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的故事,以及其他与珍贵、才能相关的成语,如“珠玉在前”、“明珠弃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惜老师没有发现他的才能,真是明珠暗投。2. 初中生: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运动员,可惜却被误投在了不适合她的项目上,真是明珠暗投。3. 高中生:他是一个有创意的学生,但却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真是明珠暗投。4. 大学生: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音乐家,可惜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是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