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
shuǐ sù
  • 拼 音:shuǐ sù
  • 注 音:ㄕㄨㄟˇ ㄙ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唐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水宿 五溪 月,霜啼 三峡 猿。”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奴家为欲赴京寻夫,於路风餐水宿,履险登高,受了多少狼狈。”
    (3).白菖蒲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 基本含义
    在水中过夜,比喻暂时栖身或过夜。
  • 详细解释
    水宿是由“水”和“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在水中过夜。这个成语比喻暂时栖身或过夜,表示在某个地方停留一晚上。
  • 使用场景
    水宿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外地或他乡过夜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临时栖身的场景。例如,当你在旅行中需要找个地方过夜时,可以说“我在附近找了个地方水宿一晚上”。
  • 故事起源
    水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董狐的大夫,他因为政治问题被迫离开家乡,流亡他乡。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农民,农民看到董狐行色匆匆,便邀请他在自己家中过夜。董狐感激不已,于是写下了“水宿”的两个字,作为感谢农民的礼物。
  • 成语结构
    水宿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简洁明了。
  • 例句
    1. 昨天晚上我在城市公园的湖边水宿了一晚上。2. 在旅途中,我们找到了一家便宜的旅馆,水宿了一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水宿”这个成语与在水中过夜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旅行、栖身相关的成语,例如“栖身之所”、“过夜之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夏令营里水宿了一个星期,玩得很开心。2. 初中生:我们去郊游的时候,因为天色已晚,只好在山林里水宿一晚。3. 高中生:在参加志愿者活动期间,我们在偏远地区的学校里水宿,为孩子们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