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衣
jīn yī
  • 拼 音:jīn yī
  • 注 音:ㄐㄧㄣ 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晋书·慕容廆载记》:“ 廆 致敬於东夷府,巾衣诣门,抗士大夫之礼。 何龕 严兵引见, 廆 乃改服戎衣而入。人问其故, 廆 曰:‘主人不以礼,宾復何为哉!’”《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 廆 謁见 何龕 ,以士大夫礼,巾衣到门。” 胡三省 注:“ 魏 晋 间,士大夫謁见尊贵,以巾褠为礼。褠,单衣也。”《魏书·刘昞传》:“时同郡 索敞 、 阴兴 为助教,并以文学见举,每巾衣而入。”
    (2).指文士的服装。 明 袁袠 《游白鹿洞》诗:“野色浮巾衣,秋容成物象。”

  • 基本含义
    指穷困潦倒的衣着。
  • 详细解释
    巾衣是指巾帼布衣,形容贫穷的衣着。巾衣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贫困和低微的身份地位,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外表上的简朴和朴素。
  • 使用场景
    巾衣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贫困、低微的身份地位,或者形容一个人朴素的外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衣着简朴,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贫困生活状态。
  • 故事起源
    巾衣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在古代社会,巾衣是指穷人所穿的衣服,由于巾衣破旧、简陋,所以成为了贫穷、低微的象征。因此,巾衣成语在古代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贫穷和低微的身份地位。
  • 成语结构
    巾衣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巾”和“衣”。
  • 例句
    1. 他一生都是巾衣薄食,过着贫苦的生活。2. 这位巾衣少年却拥有着无限的才华。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巾衣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穿着破烂巾衣的人,形象地表达出贫穷和低微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巾衣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除了用来形容贫穷和低微的身份地位外,巾衣成语还可以引申为一个人朴素、真实的品质和态度。在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巾衣成语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贫困、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家穷得连巾衣都买不起。2. 初中生:他虽然巾衣薄食,但一直努力学习。3. 高中生:他年轻时是个巾衣少年,如今却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