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抄
lüě chāo
  • 拼 音:lüě chāo
  • 注 音:ㄌㄩㄝˇ ㄔ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抢劫。《宋书·夷蛮传·倭国》:“而 句驪 无道,图欲见吞,掠抄边隶,虔刘不已,每致稽滞,以失良风。”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徐龛》:“ 徐龕 , 太山 人也,勇果薄行,旧为劫盗者无不归之,公行掠抄,迅如风雨。”

  • 基本含义
    指抄袭、剽窃别人的作品。
  • 详细解释
    掠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掠字的意思是“抢夺、攫取”,抄字的意思是“抄袭、剽窃”。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抢夺、窃取他人的作品或创意的行为。
  • 使用场景
    掠抄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谴责那些没有创造力、缺乏原创性而只会抄袭他人作品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中的抄袭行为,也可以用来指责商业领域中的盗版行为。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的诗歌才华出众,备受赞赏。有一天,他去拜访另一位诗人杜甫,并向杜甫展示了自己的一首新作。然而,杜甫却发现这首诗与他自己的一首诗非常相似,几乎可以说是抄袭。杜甫对李白说:“你这是掠我的作品!”从此,掠抄这个成语就因此而来。
  • 成语结构
    掠抄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掠”和动词“抄”组成。
  • 例句
    1. 这位画家以掠抄他人的作品闻名于世,缺乏创新。2. 这部电影被指控掠抄了其他电影的情节和剧情。3. 学术界对于掠抄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掠抄的发音与“略抄”相对应,略抄是指轻微抄袭的意思,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掠抄的意思。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的法律知识,以及如何避免掠抄他人作品的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作文中掠抄了同学的答案,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这位学生掠抄了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被老师发现并给予严厉批评。3. 高中生:为了完成作业,他掠抄了一篇论文,结果被学校开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