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物
pǐn wù
  • 拼 音:pǐn wù
  • 注 音:ㄆㄧㄣˇ 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犹万物。《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惟清惟敏,品物以熙。”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釐革》:“宜革前弊,庶上下交泰,品物咸通。”《宋史·乐志七》:“阳和啟蛰,品物皆春。” 明 宋濂 《松风阁记》:“天机一动,随品物以流形。”
    (2).指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各种神物。《国语·楚语下》:“天子徧祀羣神品物。” 韦昭 注:“品物,谓若八蜡所祭猫虎昆虫之类。”
    (3).指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各种肴馔。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品物互徵古事》:“ 房璘 至人家,凡閲四筵,摘其品物,互徵古事,一一切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俄倾,罗酒浆,品物精洁。”
    (4).物品,东西。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冰川纪秀》:“凡中国画或水彩画里所用得着的各种点景的品物,都已经齐备了。”

  • 基本含义
    指物品的品质和质量。
  • 详细解释
    品物是由“品”和“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品”指的是物品的品质、质量,表示对物品进行评价;“物”指的是实物、物品。品物表示对物品的品质和质量进行评判。
  • 使用场景
    品物一词常用于描述物品的好坏、质量的优劣。可以用于商业谈判、商品评价、产品推广等场合。
  • 故事起源
    品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故事中,廉颇和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们在一次战斗中因为对对方军队的装备和武器质量的评价发生了争论。最后,他们通过实际比较和辩论,认识到了物品的品质和质量对战争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因此,人们常用“品物”一词来形容对物品质量的评价。
  • 成语结构
    品物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品”和名词“物”组成。
  • 例句
    1. 这家店的产品品物上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2. 这个品牌一直以来都以其优良的品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品”字与“品质”联系起来,将“物”字与“物品”联系起来,通过关联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品物相关的成语,如“品格”、“物美价廉”等,以扩大对品物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书的品物很好,纸质很厚,图画也很精美。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很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品物,经常帮助大家提高学习质量。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品物评估,找出不足之处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