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舂
xià chōng
  • 拼 音:xià chōng
  • 注 音:ㄒㄧㄚˋ ㄔ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称日落之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 连石 ,西北山。言将欲冥,下象息舂,故曰下舂。” 隋 卢思道 《春夕经行留侯墓》诗:“夕风吟宰树,迟光落下舂。”

  • 基本含义
    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工作或学习。
  • 详细解释
    下舂是一个古代的劳动动作,用来指代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工作或学习。舂是一种碾米的动作,需要反复提起舂杵敲击米粒,以达到磨碎米粒的目的。下舂的意思是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劳动,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
  • 使用场景
    下舂常用于描述工作、学习等需要按照一定步骤和次序进行的场景。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按部就班地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形容一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知识。
  • 故事起源
    下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讲述了一个人在下舂时的情景,形容了一个人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劳动的状态。
  • 成语结构
    下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下”表示按照、遵循的意思,“舂”表示碾米的动作。
  • 例句
    1.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下舂,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2. 做事情要按部就班,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下舂。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下舂。可以想象自己在碾米,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反复提起舂杵敲击米粒,一步一步地进行。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规定步骤和次序相关的成语,例如“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下舂,完成作业。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下舂,复习各科知识。3. 高中生:高考复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下舂,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4. 大学生:大学学习需要自律和规划,我会按照课程安排下舂,学习各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