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笈
jīn jí
  • 拼 音:jīn jí
  • 注 音:ㄐㄧㄣ ㄐ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巾箱。《汉武帝内传》:“帝又见 王母 巾笈中有一卷书,盛以紫锦之囊。”按,《太平御览》卷七一一引《汉武帝内传》作“巾箱”。 宋 王安石 《得子固书因寄》诗:“故人莫在眼,屡独开巾笈。”参见“ 巾箱 ”。

  • 基本含义
    指书籍和行囊,比喻学问或知识。
  • 详细解释
    巾笈的“巾”指头巾,表示行囊;“笈”指书箱,表示书籍。巾笈合在一起,形容携带行囊和书籍。这个成语比喻背负着学问的人。
  • 使用场景
    巾笈常用于形容学问渊博、博学多才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教师、学者、作家等具备广博知识的人。
  • 故事起源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夫巾笏之学,不可胜道也”,其中的“巾笏”即为巾笈的古称。巾笏在古代是学子们携带书籍的行囊,因此成为了代指学问的象征。
  • 成语结构
    巾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位巾笈之士,博览群书,无所不知。2. 这位教授巾笈渊博,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巾笏,将巾笏与书籍和行囊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联想,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成为一位巾笈之士。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位巾笈之士。2. 初中生:老师是一位巾笈之士,他的知识非常丰富。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巾笈之士,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希望成为一位巾笈之士。5. 成年人:他是一位巾笈之士,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科学,他都了解得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