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盘奁子
tóng pán lián zǐ
  • 拼 音:tóng pán lián zǐ
  • 注 音:ㄊㄨㄙˊ ㄆㄢˊ ㄌㄧㄢ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铜制盛器。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阳羡书生》:“乃于口中吐一铜盘奩子,奩子中具诸饌殽。”

  • 基本含义
    形容贫困,家境贫穷。
  • 详细解释
    铜盘是古代人们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奁子是古代妇女用来存放首饰和贵重物品的盒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家境贫穷,生活贫困。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的家境贫穷,生活艰难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书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的家境非常贫穷,连普通的铜盘和奁子都没有。因此,人们用“铜盘奁子”来形容贫穷的家境。
  • 成语结构
    主语 + 动词 + 铜盘奁子
  • 例句
    1. 他家境贫穷,过着铜盘奁子的日子。2. 那个孩子的家庭条件很差,每天都过着铜盘奁子的生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铜盘奁子”想象成一个贫穷家庭的图景,铜盘和奁子都代表了贫穷的象征,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贫穷相关的成语,例如“一贫如洗”、“穷途末路”等,以扩展对贫穷和困境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房子很小,我每天都过着铜盘奁子的生活。2. 初中生:她家境贫穷,每天都过着铜盘奁子的日子,但她从不放弃努力学习。3. 高中生:他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摆脱了铜盘奁子的生活,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