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
zhèng míng
  • 拼 音:zhèng míng
  • 注 音:ㄓㄥˋ ㄇ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管子·正第》:“守慎正名,伪诈自止。”《国语·晋语四》:“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 韦昭 注:“正上下服位之名。”《旧唐书·韦凑传》:“师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与实,故当相副。” 巴金 《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黑暗两个字怎么可以做杂志底名称呢?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是最要紧的。”
    (2).即楔子。 元 杂剧的开场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元 词开场,止有冒头数语,谓之正名,又曰楔子。”
    (3). 元 明 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青琐高议》及《青琐摭遗》文辞虽拙俗,然尚非话本,而文题之下,已各繫以七言……皆一题一解,甚类 元 人剧本结末之‘题目’与‘正名’。”

  • 英文翻译

    1.rectification of name

  • 基本含义
    指对事物进行准确明确的命名或称呼。
  • 详细解释
    正名是指对事物进行准确明确的命名或称呼,以确保准确表达和理解。在社会交往中,正名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和文化传统,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 使用场景
    正名可以用在各个领域,如政治、教育、社会等。在政治上,正名可以指政府对某一政策或行为进行准确命名,以传递正确的信息和引导公众的认知。在教育领域,正名可以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准确评价和称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在社会交往中,正名可以指个人对他人的称呼,以显示尊重和礼貌。
  • 故事起源
    正名一词最早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日,君子正其言而不用,使小人之言而用之,吾从君子。”这段话意味着君子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并用正确的言行去引导和影响他人。
  • 成语结构
    正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表示正确、准确,“名”表示名称、称呼。
  • 例句
    1. 在学术界,我们要正名历史事件,不能为了个人或政治利益而篡改事实。2. 作为领导者,你要善于正名,对员工的成绩和贡献要给予公正的评价和称呼。3. 在社交场合,我们要注意正名,尊重他人的身份和称呼。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正名”与“准确”、“正确”等词进行联想,形成记忆关联。同时,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应用,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书籍或参与相关的讨论来深入了解“正名”的概念和应用。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正名相关的成语,如“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等,以扩展你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正名环保行动,让更多人了解它的重要性。2. 初中生:我认为政府应该正名社会公益活动,让大家更加愿意参与其中。3. 高中生:只有正名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正名”这个词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