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
shuǐ jìng
  • 拼 音:shuǐ jìng
  • 注 音:ㄕㄨㄟˇ ㄐ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水镜 shuǐjìng
    [hydroscope] 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

  • 详细解释

    (1).清水和明镜。两者能清楚地反映物体。《三国志·蜀志·李严传》“故以激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
    (2).喻指明鉴之人。《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称 统 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孔明 为卧龙, 庞士元 为凤雏, 司马德操 为水镜,皆 庞德公 语也。”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二:“予欲识人物之忠邪,故以卿为水镜。”
    (3).谓明鉴,明察。《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镜人伦,銓衡庶职,能官流泳,遗贤必举,是用锡公纳陛以登。”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子位处权衡,职当水镜,居进退之首,握褒贬之柄。”
    (4).犹明镜。明澈如水之映物,故称。《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李善 注:“柔祇,地也。圆灵,天也。” 张铣 注:“言月之光彩,照地如凝雪,照天如水镜。”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明以御下,将水镜而通辉;清以立身,共冰壶而合照。”《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竟将 明圣 一湖,包裹在内,宛如团团的一面大水镜。”
    (5).在水底作业时戴的眼镜。 杨朔 《海市》:“趁落潮的时候,水比较浅,渔民戴好水镜,老在水里四处游着,透过水镜望着海底。”

  • 基本含义
    水镜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水面如镜,表示非常平静、宁静。
  • 详细解释
    水镜成语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其中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中的“灭烛怜光满”形容了夜晚的月色如水面般明亮,披衣觉露滋则形容了夜晚的露水如镜面般清澈。后来,人们将“水镜”用来形容水面如镜,表示非常平静、宁静。
  • 使用场景
    水镜一词常用于形容湖泊、河流或者海洋等水面非常平静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境或者环境的宁静安详。
  • 故事起源
    水镜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 成语结构
    主要由“水”和“镜”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湖面如水镜般平静,映照出远山的倒影。2. 河水平静如水镜一般,船只在上面留下了美丽的波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将“水镜”与平静、宁静的意境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水落石出”、“水到渠成”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湖面平静如水镜,小鱼在水中嬉戏。2. 初中生:经过一夜的降雨,池塘变成了水镜一般的平静。3. 高中生: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我渴望找到一片水镜般的宁静。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并记忆“水镜”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