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禄
táo lù
  • 拼 音:táo lù
  • 注 音:ㄊㄠˊ ㄌ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仕而不受禄。语本《国语·楚语下》:“昔 鬭子文 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 成王 闻 子文 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 子文 ,至於今令尹秩之。 成王 每出 子文 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復。”《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三国 魏 曹丕 《田畴辞封议》:“昔 薳敖 逃禄,传载其美。”
    (2).指隐居不仕。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 基本含义
    指逃避责任或逃避惩罚。
  • 详细解释
    逃禄是由“逃”和“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逃指逃跑、逃避,禄指官职、俸禄。逃禄的基本含义是指逃避官职的责任或逃避因犯罪而受到的惩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逃避责任或逃避惩罚的行为。
  • 使用场景
    逃禄通常用于批评某些人在面对困难、责任或惩罚时选择逃避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懦弱的人或逃避法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逃禄来批评那些不敢面对自己错误的人,或者形容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 故事起源
    逃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相传,战国时期,李斯是秦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曾经因为犯罪被判处死刑,但他却设法逃脱了死刑,并逃到了齐国。在齐国,他改名换姓,改变了自己的样貌,并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故事成为了逃禄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逃禄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逃”和“禄”。
  • 例句
    1. 他因为犯了错误,不敢面对责任,选择逃禄。2. 这个贪污犯逃避法律制裁,企图逃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逃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责任或惩罚时,突然逃跑离开的场景,这样就可以记住逃禄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逃禄相关的成语,例如逃之夭夭、逃之夭夭,等等。这些成语都与逃避责任、逃避惩罚等概念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了,他却选择逃禄,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小红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她很害怕被家长责罚,于是选择逃禄,不回家。3. 高中生:小王偷了别人的手机,他知道犯法,所以他选择逃禄,逃离了城市。4. 大学生:小李因为迟交论文被教授批评,他感到很尴尬,于是选择逃禄,不再上这门课。5. 成年人:公司的财务经理贪污了大量的资金,他知道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于是选择逃禄,逃到了国外。6. 老年人:老张欠了很多债务,他知道自己无力还款,于是选择逃禄,不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