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餽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食餽
  • 基本解释

    谓供给生活所需。《晏子春秋·杂上二九》:“ 高纠 事 晏子 而见逐, 高纠 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説何也?’ 晏子 曰:‘ 婴 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 纠 曰:‘可得闻乎?’ 晏子 曰:‘……此三者, 婴 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 婴 非特食餽之长也,是以辞。’” 吴则虞 集释引 苏时学 曰:“案言授餐於我,而无所裨益,是以我为供具饮食之人也。”

  • 基本含义
    指吃着别人的东西,享受着别人的恩惠。
  • 详细解释
    食餽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食”和“餽”两个字组成。食,指吃;餽,指别人赠送的食物。成语的意思是指吃着别人赠送的食物,享受着别人的恩惠。它常用来形容那些依赖他人帮助,却没有自己努力的人。
  • 使用场景
    食餽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依赖他人的恩赐,而没有自己努力的人。比如,一个人一直依赖父母的资助而不努力工作,就可以用食餽来形容他。另外,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人。
  • 故事起源
    食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告子上》。故事中,孟子的学生告诉他,有一位贵族子弟每天都在家里吃饭,不到外面工作,孟子听了后说:“他是食餽者,不是食士者。”意思是他只是吃着别人赠送的食物,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食物。
  • 成语结构
    食餽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食”和“餽”都是动词。
  • 例句
    1. 他一直依赖父母的资助,完全是食餽他人。2. 懒惰的人只会食餽别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成就。
  • 记忆技巧
    想要记住食餽这个成语,可以将它与“吃”和“别人的食物”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享受着别人赠送的食物,而没有自己努力,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食餽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食不甘味”、“食不充肠”等,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不想食餽别人,我要自己努力。2. 小学生:他总是食餽别人的功劳,从来没有自己的贡献。3. 初中生:我们不能只食餽他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努力。4. 高中生:他一直依赖父母的资助,完全是食餽他人。5. 大学生:不要只想着食餽别人,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