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上
xià shàng
  • 拼 音:xià shàng
  • 注 音:ㄒㄧㄚˋ ㄕ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书·禹贡》:“厥田惟下上。” 孔 传:“田第七。”《汉书·地理志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颜师古 注:“田第七,赋第八,又杂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
    (2).同“ 上下 ”。谓高低。《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毛 传:“飞而上曰上音,飞而下曰下音。”
    (3).同“ 上下 ”。指高处和低处。 宋 曾巩 《道山亭记》:“其谿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宋 梅尧臣 《和平叔道傍竹》诗:“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4).同“ 上下 ”。犹言古今。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磅礴下上数千年间,其攟摭评议无遗策,用是以干握兵符贵人,宜有虚己而乐闻者。”
    (5).同“ 上下 ”。长幼;尊卑。 明 李东阳 《贵君墓碑铭》:“理家四十年,下上辑睦如一日。”
    从高处到低处,又从低处到高处。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诗:“君隐磷而出没,望嶔岑而下上。” 宋 梅尧臣 《观文丁右丞挽词》之二:“白马悲鸣驻,黄鸝下上飞。”

  • 基本含义
    指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
  • 详细解释
    下上含有尊重上级、敬重长辈的意思,表示晚辈要对长辈尊重,下级要对上级敬重。这个成语强调了尊重和敬重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长敬老的价值观。
  • 使用场景
    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人们常常使用下上这个成语来表达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之情。例如,可以在与长辈对话时使用下上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敬重之意。
  • 故事起源
    下上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强调尊长敬老,认为尊重长辈和上级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下上成为了表达这种尊重和敬重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下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下”和“上”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小明对爷爷说:“爷爷,您辛苦了,我非常下上您。”2. 公司的职员们都很下上老板,工作非常努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下上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低处,仰望一个高处的人,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敬重。
  •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上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学习其他与尊重、敬重相关的成语,如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可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很下上我的老师,因为她教得很好。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对老师保持下上的态度。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成员,我们应该向学校领导表示下上。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要对上级领导保持下上的态度,学习他们的经验。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对长辈和上级保持下上的态度,这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