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户
sān hù
  • 拼 音:sān hù
  • 注 音:ㄙㄢ ㄏ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 楚 人怨 秦 ,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 ,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柳亚子 《赠李瑞熙》诗:“袖底 田郎 诗讖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县 境。《左传·哀公四年》:“ 蛮子 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师于 三户 。” 杜预 注:“ 三户 ,今 丹水县 北 三户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个渡口。在今 河北 磁县 境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使 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 三户 ,军 漳 南,与 秦 战,再破之。” 裴骃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张晏 曰;‘ 三户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峡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

  • 基本含义
    三户指的是三个家庭,用来形容人口很少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
  • 详细解释
    三户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三个家庭,但在这个成语中,它的含义是指人口很少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地方人口稀少,人烟稀疏,很少有人居住。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烟稀少的地方。比如,可以用来形容偏远山区、荒凉的沙漠地带、或者荒无人烟的草原等等。
  • 故事起源
    成语“三户”源自《战国策·齐策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齐国国君齐怀公在位时,有一次他巡视国土,到达一个荒凉的地方,只有三户人家。齐怀公觉得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就用“三户”来形容这个地方。
  • 成语结构
    三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山区人烟稀少,真是个三户的地方。2. 那个沙漠地带是个三户之地,几乎没有人居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户”与人口稀少的地方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想象一个只有三个家庭的村庄,或者想象一个人烟稀疏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起源和应用,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者成语词典。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人口和地理相关的成语,如“人山人海”、“人满为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去的那个村庄真是三户之地,我们在那里只看到了三个家庭。2. 初中生:那个偏远山区是个三户的地方,几乎没有人居住。3. 高中生:这个沙漠地带人口稀少,真是个三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