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式
jī shì
  • 拼 音:jī shì
  • 注 音:ㄐㄧ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准则;法式。《老子》:“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一本作“ 楷式 ”。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夫人而能之则工巧废矣。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远而与物反。”
    (2).引申为取法。《后汉书·儒林传序》:“ 建武 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籩豆干戚之容备之於列。”

  • 基本含义
    稽式指审查考核的方式和标准,也可以表示审查、核实。
  • 详细解释
    稽式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用于指审查考核的方式和标准。它可以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调查、审查和核实,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稽式还可以表示对某人的能力、品德或行为进行评估和判断。
  • 使用场景
    稽式常用于正式场合,特别是在官方、法律和行政环境中。它可以用来描述对文件、证据、报告等进行仔细审查和核实的过程。此外,稽式也可以用来指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品德或行为,例如在招聘、选拔或晋升过程中。
  • 故事起源
    稽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大司马》一书中,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古代,官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查,以确保他们的能力和品德符合要求。稽式的概念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描述对事物进行仔细审查和核实的过程。
  • 成语结构
    稽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在招聘新员工时,公司会进行严格的稽式,以确保只选择最合适的人选。2. 这份报告需要经过稽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稽式的发音“jī shì”与“记事”相联想,表示对事物进行记事、核实的过程。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考核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审查、调查和评估相关的成语,例如“核查”、“审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稽式检查我们的作业是否完成得漂亮。2. 初中生:学校会对学生的品德和学习成绩进行稽式,以评选优秀学生。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对考生的知识掌握进行稽式,以选拔优秀的学生。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公司会对我们的工作表现进行稽式,以评估我们的能力。5. 成年人:政府部门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稽式,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