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草庐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ān gù cǎo lú ㄙㄢ ㄍㄨˋ ㄘㄠˇ ㄌㄨˊ

    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 基本含义
    表示多次恳请或努力邀请,以求得到某人的支持、帮助或参与。
  • 详细解释
    三,表示多次;顾,表示关心、拜访;草庐,古代贫穷人家的住所。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故事,形容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草庐,最终请到了诸葛亮,以求得到他的才能和支持。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为了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不遗余力地多次请求或亲自拜访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的尊敬和推崇,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 故事起源
    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故事。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他多次听闻诸葛亮的才能,决定亲自拜访请他出山。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草庐,最终感动了诸葛亮,并成功请到了他,从而得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支持。
  • 成语结构
    三顾 + 草庐
  • 例句
    1. 为了请到这位专家的帮助,我们不惜三顾草庐。2. 他对这位导演的才华赞不绝口,愿意三顾草庐请他拍摄电影。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顾草庐”与刘备请诸葛亮的故事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草庐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中国历史上的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画蛇添足”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邀请小明参加我的生日派对,三顾草庐地给他写了三封请帖。2. 初中生:为了请到这位老师帮我解答问题,我三顾草庐地去他办公室找他。3. 高中生:我为了争取这个社团的主席职位,三顾草庐地找各位同学帮我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