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鞫
xùn jū
  • 拼 音:xùn jū
  • 注 音:ㄒㄩㄣˋ ㄐ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讯鞠 ”。审讯。《史记·酷吏列传》:“ 汤 掘窟得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后汉书·邓骘传》:“罪无申证,狱不讯鞠。” 宋 晁补之 《奉议郎高君墓志铭》:“转运使 陈清 与监 如皋 酒,侍禁 方曖 者,仇也,入境即以疑似逮,务胥属君讯鞫,必欲造 曖 事莫脱者。”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铭》:“按察 安庆 ,每讯鞠,公必坐屏幃后隐听。”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致陈子立书》:“及凶手已得,僕犹疑 路广钟 所购买,反復讯鞫,其日左右适在吾家,中间曲折,文所不详。”

  • 基本含义
    讯鞫是指审讯和拷打,用来逼迫人交待真相或供认罪行。
  • 详细解释
    讯鞫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讯指审讯,鞫指拷打。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用暴力手段逼迫他人交代真相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讯鞫一词多用于描述古代司法审讯中的拷打和逼供行为,也可以用于比喻现代社会中的强迫和施压的情况。
  • 故事起源
    讯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是成语的来源。故事中,鲁国的大夫公叔文子被控告犯有罪行,国君想要弄清真相,于是派人对他进行讯鞫。公叔文子在被拷打的过程中仍然坚守真理,最终获得了无罪释放。
  • 成语结构
    讯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讯”是动词,表示审讯;“鞫”是宾语,表示拷打。
  • 例句
    1. 他们使用讯鞫的手段逼迫嫌疑人交待了犯罪事实。2. 这个组织以讯鞫的方式控制着成员,让他们无法离开。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讯鞫”这个成语与审讯和拷打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被逼问的人在讯问室中被拷打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审讯方式和现代司法制度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讯鞫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友善的方式沟通,而不是使用讯鞫的方式逼迫别人。2. 初中生:历史课上学到,古代的审讯方式常常采用讯鞫,这种方法太残忍了。3. 高中生:在小说中,警察使用讯鞫的手段逼迫犯罪嫌疑人交代罪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