躅踯
zhú zhí
  • 拼 音:zhú zhí
  • 注 音:ㄓㄨˊ ㄓ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徘徊。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其人并留絛繫羊,语 王 曰:‘羊稍躅躑,谨固勿失。’遂携钱之邑。及归,过 王 ,惟絛存焉。” 清 陈梦雷 《华严岭》诗:“僕马俱已疲,停鞍聊躅躑。”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拖辫髮,著胡服,躅躑而行於 伦敦 之市。”

  • 基本含义
    指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 详细解释
    躅踯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行动或决策上迟疑不决,犹豫不前的状态。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思考问题或做决定时的犹豫不决的态度。
  • 使用场景
    躅踯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在工作中,当一个人面临重要的决策时,如果他一直犹豫不决,不敢下决心,就可以用躅踯来形容他。又比如,在学习中,如果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动手做,也可以用躅踯来形容他。
  • 故事起源
    躅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躅踯,小人退缩。”这句话是指君子在行动时坚定果断,而小人则容易犹豫不决,退缩不前。后来,人们用“躅踯”这个成语来形容犹豫不决的人。
  • 成语结构
    躅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躅”和“踯”。
  • 例句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躅踯不前,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2. 这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直躅踯不决,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拆分成语的两个字,分别记忆“躅”和“踯”的意义和发音,并结合例句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等,来扩展对于犹豫不决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试前总是躅踯不前,不敢相信自己的答案。2. 初中生:面对选择,我常常躅踯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3. 高中生:在大学专业选择上,我一直躅踯不前,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哪里。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曾经躅踯不前,不敢决定要不要接受这个工作机会。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躅踯”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