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梃
zhí tǐng
  • 拼 音:zhí tǐng
  • 注 音:ㄓㄧˊ ㄊㄧ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手执梃杖。指持梃作仪卫前导。 宋 时,天子于宫中,仪卫有主辇二十四人,辇头一人穿紫绣袍,执涂金裹银杖作督领。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则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众”。三司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人队长持破木梃。”《宋史·南汉世家》:“臣率先来朝,愿得执梃,为诸国降王长。”参阅《宋朝事实类苑·官职仪制》、《宋史·仪卫志二》。

  • 基本含义
    执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严厉、态度坚决的样子。
  • 详细解释
    执梃一词源于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官服配饰,梃指的是一种类似扁担的物件。执梃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像执持梃杖那样,言行严厉、态度坚决,毫不妥协。
  • 使用场景
    执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坚决果断,不畏艰难困苦,不怕强权压迫,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 故事起源
    执梃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窦武传》中的记载。据说窦武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在一次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常坚决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因此被称为“执梃窦武”,后来执梃就成为形容他的特点的成语。
  • 成语结构
    执梃的成语结构是“动词+名词”,其中动词为“执”,名词为“梃”。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执梃如一,坚持自己的原则。2. 这位教授执梃严谨,对学术研究要求极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手持梃杖,严厉地执着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样就能记住执梃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执梃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执笔成章”、“执法如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执梃地训斥了不守纪律的同学。2. 初中生:在班级竞选中,他执梃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计划。3. 高中生:面对挑战,他执梃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