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岸
zhǎn àn
  • 拼 音:zhǎn àn
  • 注 音:ㄓㄢˇ 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削平水边高地。《吕氏春秋·权勋》:“ 中山之国 有 厹繇 者。 智伯 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鐘,方车二轨以遗之。 厹繇 之君将斩岸堙谿以迎鐘。” 陈奇猷 校释:“谓水厓之高陖者截之使低,谿谷之深陷者填之使高,盖使岸谿相平便於行车之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河南 府尹循 大禹 之轨部督邮 辛曜 ……斩岸开石,平通 伊闕 ,石文尚存也。”

  • 基本含义
    指壮举冒险,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 详细解释
    斩岸,是由“斩”和“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斩”意为砍断、割断;“岸”意为河岸、海岸。斩岸形容人们勇敢无畏,冒险而行,毫不退缩。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精神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不怕困难,敢于冒险,敢于挑战。
  •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要攻打邻国晋国,晋国有一位名叫范鞅的将军,他建议齐桓公派兵渡过太行山,以出其不意。齐桓公采纳了范鞅的计策,派出大军渡过太行山。当时,太行山陡峭险恶,士兵们都感到非常恐惧,不敢前进。范鞅为了士兵们能够斩断恐惧,鼓舞士气,他亲自带头,斩断太行山的岸边的树木,为大军开辟道路,最终成功渡过太行山。从此,“斩岸”成为形容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动宾短语,动词短语。
  • 例句
    1. 在面对困难时,他总是斩岸向前,从不退缩。2. 他勇往直前,斩岸的精神感染了周围的人们。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斩岸”与勇往直前、冒险精神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站在陡峭的岸边,毫不犹豫地砍断岸边的树木,勇敢地冒险前行。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勇往直前、冒险精神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超级英雄一样,勇敢地斩岸,迎接挑战。2. 初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应该斩岸向前,努力学习。3. 高中生: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斩岸的精神,敢于冒险,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