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杵
zhēn chǔ
  • 拼 音:zhēn chǔ
  • 注 音:ㄓㄣ ㄔ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 基本含义
    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 详细解释
    砧杵,古代家庭中的砧板和杵臼,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砧板用于捣磨谷物,杵臼用于磨碎食物。这个成语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夫妻之间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的情况。可以用于祝福新婚夫妻、夸奖家庭和睦、表扬夫妻关系融洽等场景。
  • 故事起源
    砧杵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尔雅·释工》:“砧板杵臼,男女和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尔雅》这部古代辞书中。砧板和杵臼是古代家庭中常见的工具,用于加工食物。因此,砧板和杵臼的和谐使用被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砧”和“杵”。
  • 例句
    1. 他们夫妻俩真是一对砧杵,从来没有吵过架。2. 这个家庭和睦相处,真是一副砧杵的样子。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砧板和杵臼的形象与夫妻和睦、家庭和顺的情景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家庭和睦、夫妻和顺相关的成语,如“鸾凤和鸣”、“夫唱妇随”等,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就像一对砧杵,他们总是一起做家务。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我的家庭也能像一副砧杵,和睦相处,幸福美满。3. 高中生:夫妻之间要像砧杵一样,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