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缒
xià zhuì
  • 拼 音:xià zhuì
  • 注 音:ㄒㄧㄚˋ ㄓ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用绳悬人或物下坠。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砚辩》:“石居水底,须千夫堰水汲尽,深数丈,篝火下縋,深入穴中,方得之。”

  • 基本含义
    指行为轻浮、不负责任,不顾后果。
  • 详细解释
    下缒是指人的行为轻浮、不负责任,不顾后果。缒,古代指房檐下的突出部分,有可能会掉下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轻浮,不顾后果,不负责任。
  • 使用场景
    下缒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不负责任,不顾后果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他人的不负责任行为,也可以用于自我警醒。
  • 故事起源
    下缒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古代民间的风俗习惯和建筑结构而来的。古代的房屋常常有突出的房檐,这些房檐如果不加以修缮,就有可能会掉下来。因此,人们就用“下缒”来形容那些行为轻浮、不负责任的人。
  • 成语结构
    下缒是由“下”和“缒”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下”表示向下,表示轻浮、不负责任;“缒”表示掉下来,表示不顾后果。
  • 例句
    1. 他的工作态度太下缒了,总是随随便便,不负责任。2. 这个项目失败了,主要是因为负责人太下缒,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下缒”与“不负责任”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站在房檐下,轻浮地摇晃着,不顾后果。
  • 延伸学习
    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责任相关的成语,如“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点也不下缒,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学下缒,经常不做作业,耽误了大家的学习。3. 高中生:考试前,我们都很紧张,不敢下缒,要认真备考。4. 大学生:大学生活需要自律,不能下缒,要对自己的学业负责。5. 成年人:在工作中,不能下缒,要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不负责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