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义
xùn yì
  • 拼 音:xùn yì
  • 注 音:ㄒㄩㄣˋ 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遵从道义。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 蔡 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 晋 陆云 《泰伯碑》:“若乃忠人入国,悽愴生悲;殉义希风,懦夫立志。”
    (2).为道义而死。 唐 罗隐 《投郑尚书启》:“何昔时有殉义之人,而今日无死恩之士?”
    (3).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冯自由 《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 杨衢云 尝在 南非洲 英 属数埠创立兴中会……自 杨 殉义后,无人能知当时 南非洲 党务。”

  • 基本含义
    为了坚守信仰、原则或理想,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行为。
  • 详细解释
    殉义是指出于坚守信仰、原则或理想,不顾个人安危,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展示了对信仰的忠诚和对价值观的坚定信仰。
  • 使用场景
    殉义常用于描述那些为了维护正义、捍卫真理或追求公平而牺牲自己的人。它可以用来表达对英勇牺牲者的敬意和钦佩,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坚守信仰和原则的重要性。
  • 故事起源
    殉义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公元前535年,楚国与陈国发生战争,楚国大夫子张将率领军队攻打陈国。战斗中,子张身中陈箭,却仍然坚持战斗,直到最后一刻。子张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使其成为殉义的代表。
  • 成语结构
    殉义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殉”表示牺牲,而“义”表示信仰或原则。
  • 例句
    1. 他为了捍卫正义,甘愿殉义。2. 那位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而殉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殉”字与“牺牲”联系起来,以及将“义”字与“信仰”或“原则”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通过制作记忆卡片或编写故事来强化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殉义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中国古代的义士、烈士等。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安全,愿意殉义。2. 初中生:英雄警察在执行任务时,不惜殉义。3. 高中生:为了追求科学真理,科学家们甘愿殉义。4. 大学生:那位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而殉义。5. 成年人: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坚守信仰,不惜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