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祭
zhèng jì
  • 拼 音:zhèng jì
  • 注 音:ㄓㄥˋ ㄐ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首日之祭。与次日绎祭相对。《周礼·夏官·羊人》“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 唐 贾公彦 疏:“凡正祭皆用成牲,今言‘祭祀饰羔’,则非正祭用羔。”《礼记·祭义》“祭之明日,明发不寐” 唐 孔颖达 疏:“谓正祭明日绎祭之时,祭既讫,得其夜,发夕至明而不寐。”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

  • 基本含义
    指正式的祭祀仪式。
  • 详细解释
    正祭是指按照规定的仪式和程序,举行正式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中国,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用于向神灵或祖先表示敬意和祈求祝福。正祭是其中最为庄重隆重的一种仪式,通常由官方或宗教团体组织和主持。
  • 使用场景
    正祭通常用于形容庄重隆重的仪式或活动,也可比喻形式庄重而隆重的事物。在现代生活中,正祭一词常用于描述重要的纪念活动、庆典仪式或官方场合。
  • 故事起源
    正祭一词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宗教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通过祭祀可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祝福,因此举行正式的祭祀活动,以示敬意和表达虔诚。正祭作为一种庄重而隆重的仪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 成语结构
    正祭属于“形容词 + 名词”的结构,其中“正”表示正式、庄重,而“祭”表示祭祀仪式。
  • 例句
    1. 今天是母校的正祭,学生们都穿着整齐的校服,参加了庄重的升旗仪式。2. 在这个庄重的正祭仪式上,人们向英雄们献上了鲜花和默哀,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正祭这个词语:1. 关联:将“正祭”与庄重隆重的仪式联系起来,想象参与正祭的场景,加深记忆。2. 反义词:将“正祭”与轻松活泼的场景进行对比,形成对比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宗教和祭祀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祭祀仪式、神话传说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正祭,我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校服,参加了升旗仪式。2. 初中生:在这个正祭仪式上,我们向先烈们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校长发表了庄重的讲话,这是我们学生时代的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