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纲
zhōu gāng
  • 拼 音:zhōu gāng
  • 注 音:ㄓㄡ ㄍ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周 代的法度。 唐 韩愈 《石鼓歌》:“ 周 纲陵迟四海沸, 宣王 愤起惲天戈。”

  • 基本含义
    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纲领、大纲。
  • 详细解释
    周纲是由“周”和“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周”意为全面、周全,“纲”指纲领、大纲。周纲意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纲领或大纲,是对于整体治理的方针和原则。
  • 使用场景
    周纲一词常用于描述国家、政府或组织的治理方针和政策。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的治理原则和准则。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的鲁国公子周宁因为在鲁国内担任官职时表现出色,被赞誉为“周宁之纲”。后来,人们用“周纲”来形容治理国家的纲领。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周纲”构成。
  • 例句
    1. 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周纲,来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2. 这位领导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清晰的周纲。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周”字与“全面”、“周全”联系起来,将“纲”字与“纲领”、“大纲”联系起来,来记忆成语“周纲”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国家治理、政策制定相关的成语,如“纲举目张”、“纲常目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守学校的周纲,好好学习。2. 初中生:政府制定了一项新的周纲,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 高中生:领导给我们讲解了学校的周纲,希望我们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