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资
xíng zī
  • 拼 音:xíng zī
  • 注 音:ㄒㄧㄥˊ ㄗ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旅费。《太平广记》卷四六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晋 建武 中, 剡县 冯法 作贾,夕宿荻塘,见一女子……求寄载。明旦,船欲发,云:‘暂上,取行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宋云 与 惠生 割捨行资,於山顶造浮图一所,刻石隶书,铭 魏 功德。”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多忠勇公薨于盩厔》:“公本无家, 双全 依戚族而居,身无完衣,将军怜骇,赠以行资,始得驰往。”
    (2).运费。《明史·余子俊传》:“每人运米豆六斗,草四束,应用四百七万人,约费行资八百二十五万。”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
  • 详细解释
    行资是由“行”和“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即其所做的事情和表现出来的态度;“资”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即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行资这个词语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是对一个人整体的评价。
  • 使用场景
    行资通常用于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进行评价和描述。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优秀品德和行为,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不良品行和行为。
  • 故事起源
    行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行资不同,君子有终。”意思是说人的行为和品德不同,君子会有好的结局。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成为了对一个人整体的评价。
  • 成语结构
    行资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行资很好,每天都尽心尽力地工作。2. 这个学生的行资很差,经常迟到早退。3. 他的行资决定了他的未来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行资”与“行为和品德”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就像是他的资本一样,决定了他的未来发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资相关的成语,例如“行止”,“行为”,“资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资很好,经常帮助同学。2. 初中生:他的行资不佳,经常违反校规。3. 高中生:他的行资决定了他的大学录取结果。4. 大学生:他的行资很出色,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5. 成年人:一个人的行资是他成功的基础。
  • 注意
    以上例句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