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工
guó gōng
  • 拼 音:guó gōng
  • 注 音:ㄍㄨㄛˊ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一国中技艺特别高超的人。《周礼·考工记·轮人》:“故可规、可万、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郑玄 注:“国之名工。” 孙诒让 正义:“谓六法皆协,则工之巧足擅一国者也。”《周礼·考工记·轮人》:“良盖弗冒弗紘,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此指长于造车的技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 师光 喜曰:‘公必为国工。’”此指名医。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韦应物 为 苏州 刺史,有属官因 建中 乱,得国工 康崑崙 琵琶。”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 田正德 ,使以哑觱栗吹之,其韵极美。”此指名乐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乙巳丙午,余官 白门 ,四方国工,一时云集。”此指精于棋艺的国手。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诡辞以(画竹)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此指著名裱字画工。

  •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工作,国家的事务。
  • 详细解释
    国工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国指国家,工指工作。国工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工作,国家的事务。它强调了国家利益和国家责任,代表了为国家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的意义。
  • 使用场景
    国工常用于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用来形容为国家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的工作。可以用来表达对国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 故事起源
    国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古代,官员的选拔是通过科举考试来确定的,只有通过考试并被选中才能成为官员。而这些官员负责处理国家的事务,执行国家的政策,因此被称为“国工”。
  • 成语结构
    国工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国”是名词,表示国家;“工”是名词,表示工作。两个字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颠倒。
  • 例句
    1. 作为一名国工,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他在政府部门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名忠诚的国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国工这个成语:1. 关联联想:将“国工”与国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想象自己是一名国家的工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2. 创造故事
    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将国工这个成语融入其中,使记忆更加深刻和生动。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国工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国事”、“国家大事”、“国运”等,以扩展对国家工作和国家发展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国工,为国家做贡献。2. 初中生:作为一名国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3. 高中生: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5. 成年人:作为一名国工,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