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操
yī lán cāo
  • 拼 音:yī lán cāo
  • 注 音:ㄧ ㄌㄢˊ ㄘ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猗兰操》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幽兰操》……《琴操》曰:‘《猗兰操》, 孔子 所作。 孔子 歷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 卫 反 鲁 ,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嘆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託辞於香兰云。’”

  • 基本含义
    指虚假的表面现象,形容外表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是假象。
  • 详细解释
    猗兰操,猗兰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操指抚玩。猗兰操原指观赏美丽的花朵,后来引申为只看表面,不注意实质。这个成语形容事物表面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是虚假的,与实际情况不符。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是虚假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虚伪、做作的人或事物。
  • 故事起源
    猗兰操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卷三十四·孟子荀卿列传》。故事讲述了孟子见到一个人手中握着一朵猗兰花,非常欣赏并称赞其美丽。然而,后来他发现这个人并不懂得欣赏猗兰花的美,只是把花拿在手中炫耀。孟子由此得出结论,美丽的外表并不代表内在的品质。
  • 成语结构
    猗兰操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猗兰”和“操”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都很优雅,但实际上只是猗兰操而已。2. 这个广告宣传很吸引人,但是要看清楚,不要被猗兰操蒙蔽了双眼。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猗兰”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朵,而“操”则表示虚假的表演。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虚假外表的情况和相关的成语。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花枝招展”、“锦上添花”等,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是老师说只是猗兰操,没有用心画。2. 初中生:这个明星的外表看起来很美丽,但是他的行为却是猗兰操。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很动人,但是我觉得其中有些猗兰操的成分。4. 大学生:社交媒体上的照片看起来很完美,但是我们要警惕其中的猗兰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