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正
shì zhèng
  • 拼 音:shì zhèng
  • 注 音:ㄕㄧˋ ㄓ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订正;校正。《后汉书·安帝纪》:“詔謁者 刘珍 及五经博士,校定 东观 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三国 吴 韦昭 《<国语解>叙》:“及 刘光禄 於 汉成 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 宋 曾巩 《<金石录>跋尾·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 永叔 於学博矣,其於是正文字尤审。” 清 魏源 《孟子年表考二》:“后人不知是正,反改《孟子》以就之,故曰舍经徇史也。”

  • 基本含义
    正确、正当、合适
  • 详细解释
    表示事物符合规定、合乎道理,没有偏差或错误。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言行举止、态度行为等正确合适,也可用于指事物的正确性。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是正,不是邪。”是正原指是非的正义,邪指不正义。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事物的正确与否。
  • 成语结构
    是正是由“是”和“正”两个字组成,结构简单。
  • 例句
    1. 她的回答是正的,没有任何偏差。2. 他的建议是正当的,值得我们考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是正”理解为“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它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正确、合适相关的成语,如“正义凛然”、“正大光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答案是正的,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扬。2. 初中生:我们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