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礼
zhōng lǐ
  • 拼 音:zhōng lǐ
  • 注 音:ㄓㄨㄙ ㄌ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适中、合度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 贾公彦 疏:“礼言中者,凡人奢则僭上,俭则逼下,礼所以制中,使不奢不逼,故以礼为中也。” 宋 徐铉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诗:“师资 禝契 论中礼,依止 山公 典小銓。”
    合乎礼仪。《礼记·射义》:“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 宋 王谠 《唐语林·容止》:“﹝ 卢钓 ﹞种贺上前,举止中礼。” 清 钮琇 《觚賸·高宫詹》:“出入禁闥,从容中礼。”

  • 基本含义
    中正得体的礼仪仪式。
  • 详细解释
    中礼是由“中”和“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中,意为适中、得体,礼,指礼仪、仪式。中礼的基本含义是指得体、适中的礼仪仪式,即符合规范、得体的行为举止。
  • 使用场景
    中礼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得体、规范,也可用于形容仪式、典礼等场合的庄重和恰当。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得体、庄重,或者用于形容一个仪式的规范和庄重。
  • 故事起源
    关于中礼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根据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注重礼仪,中礼的概念可能源自古代礼仪制度和孔子的思想。孔子强调人应该遵循礼仪规范,以保持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的完善。
  • 成语结构
    中礼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其他结构。
  • 例句
    1. 他的举止总是中礼得体,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这个仪式的中礼非常庄重,彰显了其重要性。
  • 记忆技巧
    记忆中礼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中”字的形状与“礼”字的含义进行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礼堂的中间,参加庄重的仪式,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孔子的思想。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如“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以丰富你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开展班级升旗仪式时,要注意中礼,不能有任何不规范的行为。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中礼得体的致辞。3. 高中生: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我们要举止得体,展现中礼的形象。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我们应该注意中礼,不仅要尊重他人,还要展示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