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廉
juān lián
  • 拼 音:juān lián
  • 注 音:ㄐㄨㄢ ㄌ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清史稿·高宗纪二》:“﹝十四年﹞二月乙酉, 唐绥祖 请率属捐廉助餉。”后多指个人捐款。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 吴 首创捐廉集义勇,遥应为声援。”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去来》:“因为前方车辆缺乏, 陈夫人 自己捐廉,把车皮改漆了一遍,送到前方来使用。”

  • 基本含义
    指舍弃个人利益,追求公正廉洁。
  • 详细解释
    捐廉是由“捐”和“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捐”指舍弃、放弃,“廉”指廉洁、清廉。捐廉的基本含义是指舍弃个人利益,追求公正廉洁,不为私利所动。
  • 使用场景
    捐廉多用于形容官员或公职人员在面临诱惑时能坚守原则,不贪污受贿,忠于职守,以公正廉洁的态度对待工作。
  • 故事起源
    捐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宋代宰相晁公武任官期间,他担任督粮官时,曾经因为严格执行法规,不让豪绅贵族擅自取用国家粮食而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有一次,晁公武在某地巡视时,一位官员私自使用了国家的粮食,晁公武发现后立即进行调查,并将该官员处罚。这件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称赞晁公武的廉洁正直,形成了捐廉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捐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一直秉持着捐廉的原则,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在面临巨额利益的诱惑时,他选择了捐廉,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捐廉这个成语:1. 可以将“捐”字理解为放弃、舍弃,将“廉”字理解为清廉、廉洁。2. 可以联想到故事起源中晁公武担任督粮官时坚守原则的情节。
  • 延伸学习
    学习捐廉这个成语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廉洁、正直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廉洁自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捐廉的好学生,不欺负同学,不作弊。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秉持捐廉的原则,为同学们服务。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要捐廉,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不是追求高薪的专业。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要坚守捐廉的原则,不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