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
lǔ dào
  • 拼 音:lǔ dào
  • 注 音:ㄌㄨˇ ㄉ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鲁国 境内的道路。《诗·齐风·南山》:“ 鲁 道有荡, 齐 子由归。” 孔颖达 疏:“言 鲁 之道路有荡然而平易, 齐 子 文姜 从此道而归於 鲁 。” 高亨 注:“ 鲁 道,往 鲁国 去的大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 汶水 又南逕 鉅平县 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 鲁 道,《诗》所谓‘ 鲁 道有荡, 齐 子由归’者也。” 清 钱谦益 《曲阜道中》诗:“日落郊坰瞻 鲁 道,霜清场圃绘 豳 风。”
    (2). 鲁国 的治国之道。《史记·鲁周公世家论》:“余闻 孔子 称曰‘甚矣 鲁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閒齗齗如也’。观 庆父 及 叔牙 、 閔公 之际,何其乱也?” 章炳麟 《游仙与黄侃联句》:“羵羊出深井, 鲁 道棼难修。”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言行粗鲁、无礼的样子。
  • 详细解释
    鲁道是由“鲁”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鲁”指的是粗鲁、无礼的样子,“道”指的是言行举止。鲁道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粗鲁、无礼,缺乏礼貌和教养。
  • 使用场景
    鲁道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举止粗鲁、无礼,通常用来批评或讽刺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场合中的不得体的言行,以及对他人的不尊重和无礼的态度。
  • 故事起源
    鲁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论语》中的一则故事。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非常粗鲁无礼地对待子路。子路感到非常生气,回去后向孔子诉说了这个人的无礼行为。孔子对子路说:“你不应该因为别人的无礼就变得无礼,应该保持自己的礼貌和教养。”从此,人们用“鲁道”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粗鲁、无礼。
  • 成语结构
    鲁道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鲁道,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教养。2.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避免鲁道的行为,要保持良好的社交礼仪。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鲁道”这个成语与一个形象相结合,例如,想象一个人穿着粗鲁的衣服,举止粗鲁无礼地对待他人,这样就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鲁莽”、“鲁钝”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鲁道”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鲁道行为让老师很生气。2. 初中生:在公共场合要注意避免鲁道的言行。3. 高中生:他的鲁道举止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4. 大学生:我们应该用文明的方式对待他人,而不是鲁道的态度。5. 成年人:鲁道的言行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