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瑱
xiàng tiàn
  • 拼 音:xiàng tiàn
  • 注 音:ㄒㄧㄤˋ ㄊㄧ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冠冕两侧下垂结于丝绳上的饰物,以象牙制成,下垂当耳,可以塞耳。《诗·齐风·著》“充耳以素乎而” 毛 传:“素,象瑱。” 孔颖达 疏:“此言充耳以素,可以充耳而色素者,唯象骨耳,故知素是象瑱。”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或行为端正。
  • 详细解释
    象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象”指的是品行高尚或行为端庄,而“瑱”则指的是美玉。象瑱一词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就像一块美玉一样珍贵。
  • 使用场景
    象瑱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赞美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做事有分寸,值得他人尊敬和学习。
  • 故事起源
    关于象瑱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是从《论语》中的一句话演变而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意味着一个君子应该通过文化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辅佐仁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象瑱可以看作是对一个人高尚品德的赞美。
  • 成语结构
    象瑱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为人处世一直都很象瑱,深受同事和上级的喜爱。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一位非常象瑱的教育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象瑱这个成语。可以将“象”字联想为大象,象征着高大和庄重,而“瑱”字可以联想为美玉,象征着珍贵。这样,我们可以将象瑱理解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就像大象一样庄重而珍贵。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关于品德和行为的成语,例如“德高望重”、“行为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很象瑱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中学生:作为班级的班长,他的行为一直很象瑱,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大学生:他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誉,是一位非常象瑱的学者。